茶艺-有关资料_关于茶艺资料

诸法茶艺

一绿茶玻璃杯泡茶艺

(一)碧螺春(上投法)

沐浴瓯杯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

碧螺亮相洞庭无处不飞霞,碧螺春香万里醉。

碧螺春产自江苏吴县,有四绝之美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

赏茶是欣赏它的第一绝,形美。

生产一斤特级碧螺春约需六万个嫩芽。

你看它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浑身披毫,银白隐翠,多像民间故事中娇巧可爱的碧螺姑娘。

飞澈甘霖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使您更好地欣赏到碧螺春的汤色和外形。

雨涨秋池唐代李商隐的名句:“巴山夜雨涨秋池”是个很美的意境,雨涨秋池即向杯中注水,水只宜注到七分满。

飞雪飘扬冲泡碧螺春采用上投法。

用茶匙把茶荷中的碧螺春,依次拨到已冲了水的玻璃杯中去。

浑身披毫,银白隐翠的碧螺春,如雪花纷纷扬扬飘到玻璃杯中,吸收水分后即向下沉,瞬时间银光烁烁、雪花纷飞,煞是好看。

请您观茶品茶

字串5

喜闻幽香碧螺春清香幽雅,独具天然花香果味。

鉴赏茶汤汤色碧绿清澈。

共品香茗第一口品饮碧螺春感到色淡香幽,汤味鲜雅;第二口感到茶汤更绿,茶香更浓,滋味更淳;品第三口时,我们所品到的已不在是茶,而是在品太湖春天的气息,在品洞庭山盎然的生机,在品人生的百味。

碧螺春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二)黄山毛峰(中投法)

温杯烫盏用热水温暖茶杯,即清洁茶具有提高茶杯的温度。

请您赏茶我们选用的黄山毛峰产于安徽黄山。

黄山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茶树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

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

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芽肥壮、均匀、整齐、多毫,色泽嫩绿微黄而且油润,俗称“象牙色”。

黄山毛峰品质优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飞澈甘霖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

使您更好的欣赏到黄山毛峰的汤色和外形。

峰降甘露冲泡黄山毛峰采用中投法,将热水到入杯中约茶杯的四分之一。

字串8

执权投茶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茶与水的比例约为一比五十。

温润泡轻轻摇动杯身,促使茶汤均匀,加速茶与水的充分融合。

泡茶用水十分讲究,古人云:“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而现代的人们则多选用清冽的山泉、矿泉或纯净水来泡茶。

而泡茶的水温也因茶而异,冲泡高档绿茶例如我们的黄山毛峰应选用85至90度的热水最为适宜。

悬壶高冲凤凰三点头,执壶冲水,似高山涌泉,飞流直下。

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同时,也蕴含着三鞠躬的礼仪。

请您观茶品茶黄山毛峰汤色清澈明亮;香气清鲜高长;滋味鲜浓、醇厚,回味甘甜,令人赏心悦目。

借此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喜闻幽香轻轻推动杯身,茶香慢慢飘来,细心品味。

鉴赏茶汤双手托杯,缓缓转动杯身,观赏茶汤色泽及茶叶在茶汤中舒展起伏的状态。

共品香茗同品佳茗,共话友谊。

黄山毛峰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西湖龙井(下投法)

恭请上座主泡以伸掌礼请客人入座,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雅乐怡情播放或演奏优雅的乐曲,从而来愉悦宾主的身心。

字串2

验水试泉赏水的过程。

好茶要用好水来泡,“龙井茶、虎跑水”被誉为杭州双绝。

活火煎泉“活水还需活火煎”,这里是指煎煮泡茶用水。

观形鉴色用茶则将茶叶从茶叶筒中放置到茶荷上。

西湖龙井简称“龙井”,因“浓妆淡抹总相宜”西子湖和“龙泓井”圣水而得名。

龙井茶产于杭州西湖龙井村四周的山区,其色泽翠绿,香气浓郁,甘醇爽口,形如雀舌,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清泉初沸水初沸后,停止加温,待水温回落,以最佳温度冲泡西湖龙井。

回旋烫杯用茶壶里的热水采用回旋斟水法浸润茶杯,提高茶杯的温度,只有这样才能使茶最大限度的挥发香气。

用左手托住杯底,右手拿杯,从左到右由杯底至杯口逐渐回旋一周,然后将杯中的水倒出,经过热水浸润后的茶杯犹如珍宝一般光彩夺目。

龙入晶宫冲泡西湖龙井采用下投法,用茶匙把茶荷中的茶拨入茶杯中,茶与水的比例约为一比五十。

温润心扉将水旋转倒入杯中,约占容量的三到四分之一,促使茶芽舒展。

旋香沁碧右手执杯,左手托底,轻轻摇杯,使茶与水在杯中旋转。

鉴香别韵此时的茶叶已显出勃勃生机,西湖龙井特有的栗子香气已隐隐飘出。

字串8

有凤来仪用“凤凰三点头”的方法,即用手腕的力量,使水壶下倾上提反复3次,连绵的水流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同时也蕴含着三鞠躬的礼仪,似吉祥的凤凰前来行礼。

敬奉香茶到客人面前,双手奉茶,并伸右手,表示“请用茶”。

香雾扑面品茶时先闻其香,轻轻推动杯身,茶香飘来,细心品味。

一品鲜爽西湖龙井汤鲜绿、味鲜醇、香鲜爽,令人赏心悦目。

在细细品啜中,你会感觉甘醇润喉,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再冲芳华当茶喝到茶汤总量的三分之一时,以定点冲泡法进行第二次冲泡。

敬献茶点此时,敬献微甜的精美茶点。

再品甘醇第二泡茶汤浓郁鲜醇,别具特色,让人体会“龙井四绝”的妙处。

论茶颂德在此浅释中国茶德精神的内涵。

共求茶人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尽杯谢茶绿茶一般饮到第三、四泡时结束品饮。

此时客人向主人表示感谢。

主客话别客人离开时,主客互致离别之词。

客人离去,主泡清理茶具。

西湖龙井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二花茶的冲泡

字串6

北方人喜爱的花茶,属于绿茶的再加工茶,又称香片。

花茶是集茶叶与花香于一体,茶引花香,花增茶味,相得益彰。

既保持了浓郁爽口的茶味,又有鲜灵芬芳的花香。

冲泡品啜,花香袭人,满口甘芳,令人心旷神怡。

恭请上座主泡以伸掌礼请客人入座,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

焚香静气燃香,营造良好的品茗氛围。

活火煮泉“活水还需活火煎”,这里是指用活火煎煮泡茶所选的山泉。

雅乐怡情播放或演奏优雅的乐曲,从而来愉悦宾主的身心。

佳叶共赏赏茶的过程。

在这里介绍茉莉花茶的特点。

烫具净心泡茶前给茶碗升温,有利于茶汁的迅速浸出。

水要柔和的倒入杯中,水量为盖碗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飞瀑叠荡将杯中的水倒出,象瀑布叠荡而下。

群芳入宫投茶的过程。

将花茶誉为群芳,步入她们的宫殿。

温润心扉先注水少许温润茶芽,水与茶的融合将使茶香更高、滋味更醇。

用细细的水流浸润茶叶,似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

此时的水量应为总量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旋香沁碧合上杯盖,轻轻旋转杯身,茶叶渐渐舒展,香气渐渐溢出。

字串6

飞泉溅珠悬壶冲水,似飞泉落入杯中,即使溅起的水珠都象珍珠般晶莹。

此时的水量应为七分满。

天人合一冲泡花茶选用瓷制盖碗,盖为天、托为地、杯身为人。

天人合一就是通过将杯盖盖好的动作表明人与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敬奉香茶奉茶的过程。

花茶馨香味美,不仅有茶的功效,而且花香也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裨益人的健康。

在此也带去茶人的美好祝福。

星空推移右手持杯盖,轻轻拨动茶汤,促进茶汤均匀。

因盖为天,此举似星空推移,日月穿梭,给人以遐想

天穹凝露借用杯盖闻香,似天穹将茶香凝结,带给人一种飘渺幽香的感觉。

一啜鲜爽品茶的过程。

小口品啜,鲜爽怡人。

再冲芳华当茶汤还剩三分之一时,进行第二次冲泡。

敬献茶点在此时敬献茶点。

再品甘醇继续品饮花茶,体味甘鲜醇雅的感觉。

论茶颂德在此浅释中国茶德精神的内涵,共求茶人思想的共鸣与升华。

反盏归元将茶具收回如初,意在周而复始,期待下次相聚。

花茶茶艺表演到此结束。

茶的冲泡顺序

1烫壶2洗盏3置茶4高冲5刮沫6低斟7闻香8品饮

绿茶泡饮歌

一白鹤溪水

二初展仙姿

三香茗入宫

四瑶池沐浴

五凤凰点头

六喜闻幽香

七再探仙容

八细品琼浆

红茶泡饮歌

一春江水暖鸭先知

二春城无处不飞花

三春潮带雨晚来急

四三才化育甘露美

五一盏香茗奉知己

六舌端甘苦入心底字串4

乌龙茶泡饮歌

一沐霖瓯杯

二香茗入宫

三香茗净化

四若琛出浴

五悬壶高冲

六瓯里酝香

七春风拂面

八重洗仙颜

九行云流水

十点水留香

十一天地合一

十二扭转乾坤

十三敬奉香茗

十四喜闻幽香

十五三龙护鼎

十六鉴赏汤色

十七品啜甘露

十八敬杯谢茶

习茶技艺

对于冲泡艺术而言,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讲究理趣并存的程序,讲究形神兼备。

茶的冲泡程序可分为:备茶、赏茶、置茶、冲泡、奉茶、品茶、续水、收具。

(一)备茶

以茶待客要选用好茶。

所谓好茶,应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茶叶的品质,应选上等的好茶待客。

运用茶艺师所掌握的茶叶审评知识,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审评茶的外形、色泽、香气、滋味、汤色和叶底,判断、选择品质最优的茶叶奉献给客人。

另一方面,择茶要根据客人的喜好来选择茶叶的品种,同时,也应根据客人的口味的浓淡来调整茶汤的浓度。

一般待客时可通过事先的了解或当场的询问了解对方的喜好,同时,作为茶艺师也应根据客人情况的不同有选择的推荐茶叶。

如:女士可选择有减肥、美容功能的乌龙茶、男士可推荐降血脂效果显著的普洱茶等。

同时,为了迎合四季的变化,增加饮茶的情趣,也可根据季节选择茶叶,如:春季饮花茶,万物复苏,花茶香气浓郁充满春天的气息。

夏天饮绿茶,消暑止渴,同时,绿茶以新为贵,也应及早饮用。

秋季饮乌龙茶,乌龙茶不寒不温,介于红茶绿茶之间,香气迷人,又助消化。

冲泡过程充满情趣,而且耐泡,在丰收的季节里,适于家庭团圆时饮用。

冬季饮红茶,红茶味甘性温,能趋走寒气,增加营养、有暖胃的功能。

同时,红茶可调饮,充满浪漫气息。

茶艺师择茶后,还要将茶叶的产地、品质特色、名茶文化及冲泡要点对客人进行介绍,以便客人更好的赏茶、品茶,在得到物质享受的同时也能得到精神的熏陶。

(二)置茶

沏茶时在杯中放置茶叶有三种方法。

日常沏茶习惯都为先放茶叶,后冲入沸水,此称为"下投法";沸水冲入杯中约三分之一容量后再放入茶叶,浸泡一定时间后再冲满水,称"中投法";在杯中先冲满沸水后再放茶叶,称为"上投法"。

不同的茶叶种类,因其外形、质地、比重、品质及成分浸出率的异同,而应有不同的投茶法。

对身骨重实。

条索紧结、芽叶细嫩、香味成分高,并对茶汤的香气和茶汤色泽均有要求的各类名茶,可采用"上投"法;茶叶的条形松展、比重轻。

不易沉入茶汤中的茶叶,宜用"下投"或"中投"法彻茶。

对于不同的季节,则可以"秋季中投,夏季上投,冬季下投"的方法参考应用。

(三)润茶

沏泡前最好"润茶"。

一是为提高茶叶的温度,使其接近沏茶的水温,而提高茶汤的质量。

二是为了茶有利于鉴赏茶叶之香气及鉴别茶叶品质之优劣。

方法是将茶壶或茶杯温热并放入茶叶后,即用温度适宜的沏茶水,以逆时针旋转方式倒水注入壶或杯中,须注意一俟茶叶湿透后即要停注,随即将盖盖上,将壶杯中的茶水立即倒掉,这时壶杯中的茶叶已吸收了热量与水分,使原来的"干茶"变成了含苞待放的"湿茶",品茶者就可欣赏茶叶的"汤前香"了,此就是所谓沏茶方法中的"温润泡"法。

温润泡法较适宜于沏焙火稍重的茶或陈茶、老茶,如对焙火轻、香气重的茶叶,则沏泡时动作要快,以保持茶叶香气的鉴赏。

(四)冲泡

在泡行茶过程中,身体保持良好的姿态,头要正、肩要平,动作过程中眼神与动作要和谐自然,在泡茶过程中要沉肩、垂肘、提腕,要用手腕的起伏带动手的动作,切忌肘部高高抬起。

冲泡过程中左右手要尽量交替进行,不可总用一只手去完成所有动作,并且左右手尽量不要有交叉动作。

冲泡时要掌握高冲低斟原则,即冲水时可悬壶高冲、或根据泡茶的需要采用各种手法,但如果是将茶汤倒出,就一定要压低泡茶器,使茶汤尽量减少在空气中的时间,以保持茶汤的温度和香气。

(1)水温

水温的选择因茶而异,茶越细嫩水温则低,茶越粗老水温则高。

水温的控制要长时间的实践练习才能掌握。

如八九十度的水温是在水开后多久才能达到,这与煮水时的茶具、室内的温度等客观因素都有关。

同样,高温水的维持也要十分注意,水不能长时间煮沸,这是用水常识,但是在是冲泡乌龙茶时,每一泡都对水温有要求,我们就要在用水时注意及时调整随手泡的开关或添加清水。

沏茶的水温高低是影响茶叶水溶性内含物浸出和香气挥发的重要因素。

水温过低,茶叶的滋味成分--香味就不易充分溢出;水温过高,特别是闷泡,则易造成茶汤的汤色和茶叶的暗黄,且香气低。

但用水沸过久的水沏茶,则茶汤的新鲜风味也要受损。

故沏茶究竟用水温多少,要因茶而异。

不同茶类对沏茶水温的要求也不同。

一般来说,细嫩的高级绿茶,以水温85度左右的水冲泡为宜。

如沏名茶碧螺春、明前龙井、太平猴魁、武夷大红袍、黄山毛峰、君山银针等,切勿用沸水冲泡。

因芽叶细嫩,用沸水则将芽叶烫泡至过热而变黄变老,失去茶叶的香味,其营养成分也随之减少。

可将沸水先冲入保温瓶内,过一段时间,待水温下降至85度左右时再沏茶;而乌龙茶、花茶宜用95度的开水冲泡;红茶如滇红、祁红等可用沸水冲泡;普洱茶用沸水冲泡,才能泡出其香味,且要即冲即饮,沏水后以浸泡2-3分钟为佳,勿超过5分钟,以保持茶香;一般绿茶、红茶、花茶等,也宜用刚沸的水沏茶;而原料粗老的紧压茶类,还不宜用沸水沏,需用煎煮法才能使水溶性物质较快溶解,以充分提取出茶叶内的有效成分,保持鲜爽味。

但仅从营养角度考虑,用沸水沏茶可使茶水中的水溶性物质较快较多地溢出。

经研究,同样的沏茶时间,用沸水冲茶,茶叶中的有效成分的浸出量为用低温水冲泡的2倍。

随着沏茶水温的提高,茶叶中的茶多酚、氨基酸、糖类、咖啡碱等成分的浸出率相应增大,除糖类外,都以水温90度升至100度时,其浸出率的增幅最大。

说明沏茶水温的提高有利于茶叶有效成分的浸出,对人体健康有益,同时也有利于茶汤浓度的提高。

(2)掌握沏茶的"茶水比"

沏茶时,茶与水的比例称为茶水比。

不同的茶水比,沏出的茶汤香气高低、滋味浓淡各异。

茶水比过小(沏茶的用水量多),茶叶在水中的浸出物绝对量则大,由于用水量大,茶汤就味淡香低;如茶水比过大(沏茶的用水量少),因用水量少,茶汤则过浓,而滋味苦涩,同时又不能充分利用茶叶浸出物的有效成分。

故沏茶的茶水比应适当。

由于茶叶的香味、成分含量及其溶出比例不同,以及各人饮茶习惯的不同,对香味、浓度的要求不同等因素,对茶水比的要求也不同。

而不同的茶类也有不同的沏茶方法。

一般认为,冲泡绿茶、红茶、花茶的茶水比约可采用1:50为宜(即用普通玻璃杯、瓷杯沏茶,每杯约置3克茶叶,可冲入不低于150毫升的沸水)。

品饮铁观音、武夷岩茶等乌龙茶类,因对茶汤的香味、浓度要求高,茶水比可适当放大,以1:20为宜(3克茶叶,冲入60毫升以上的水)。

再从个人嗜好,饮茶时间来讲,喜饮浓茶者,茶水比可大些,喜饮淡茶者,茶水比可小些;饭后或酒后适度饮茶,茶水比可大些,临睡前因宜饮淡茶,茶水比则应小些。

用茶壶沏茶的用水量:用茶壶沏茶,用水量不宜过大。

若一次冲泡水量过多,则壶内热量增大,易使茶汤味变淡,甚而将茶叶烫熟,减少香味,同时还易破坏茶中的维生素C。

若水量过少,会使水中氨基酸与儿茶素的比例失调,使茶叶苦涩不爽。

更影响口腔内用以品味的粘膜和味蕾的感觉。

一般用紫砂壶泡较名贵的茶叶,使用容量150毫升--200毫升的中型壶为宜。

壶内放置的茶叶也应适中,过多过少也影响茶味。

在中型壶内放置壶内容积三分之一的茶叶较合适,也可以每1克茶叶冲入50毫升的水为限(细嫩茶叶的用水量适当减少,粗茶叶的用水量再适当增大。

(3)掌握沏茶浸泡的时间

当茶水比和水温一定时,溶入茶汤的滋味成分则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因此沏茶的冲泡时间和茶汤的色泽、滋味的浓淡爽涩密切相关。

另外,茶汤冲泡时间过久,茶叶中的茶多酚、芳香物质等会自动氧化,降低茶汤的色、香、味;茶中的维生素C、P、氨基酸等也会因氧化而减少,而降低茶汤的营养价值。

而且茶汤搁置时间过久,还易受环境的污染。

如茶叶的浸泡时间特别长,则茶叶中的碳水化合物与蛋白质易滋生细菌而引起霉变,更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故日常家庭沏茶也要掌握沏泡的时间。

沏茶时间短,茶汁没有泡出;沏茶时间长,茶汤会有闷浊滋味。

日常沏茶提倡边泡边饮为佳。

一般红绿茶以冲泡五分钟为宜;红碎茶、绿碎茶因经揉切作用,颗粒细小,茶叶中的成分易浸出,冲泡三、四分钟即可(如在茶中加糖或加奶后再冲泡也以五分钟为宜);乌龙茶因沏茶时先要用沸水浇淋壶身以预热,且茶水比重大,故冲泡时间可缩短为:第一次冲泡时间为一分钟,第二次冲泡时间为一分半,第三次为二分,第四次为二分半,依次递增,以使茶汤不会先浓而淡;紧压茶为获得较高浓度的茶汤,用煎煮法煮沸茶叶的时间应控制在十分钟以上。

(五)奉茶

由于中国南北待客礼俗各有不同,因此可不拘一格。

常用奉茶的方法一般在客人左边用左手端茶奉上,而客人则用右手伸掌姿势进行对答礼仪,或从客人正面双手奉上,用手势表示请用,客人同样用手势进行对答(宾主都用右手伸掌作请的姿势)。

奉茶时要注意先后顺序,先长后幼、先客后主。

斟茶时也应注意不宜太满。

"茶满欺客,酒满心实。

"这是中国谚语。

俗话说"茶倒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份。

"这既表明了宾主之间的良好感情,又出于安全的考虑,七分满的茶杯非常好端,不易烫手。

同时,在奉有柄茶杯时,一定要注意茶杯柄的方向是客人的顺手面,即有利于客人右手拿茶杯的柄。

(六)品茶

品茶包括四方面内容:一审茶名,二观茶形色泽(干茶、茶汤),三闻茶香(干茶、茶汤),四尝滋味

茶叶的名称是茶文化的一部分,俗话说"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

"茶叶名称的由来有的是出自产地、有的源于传说,很值得细细品味。

欣赏干茶,即在选茶后对茶的欣赏。

包括茶的产地、传说故事、诗词等名茶文化的内容,也包括茶的外形、色泽、香气等品质特征的鉴赏。

品尝茶汤的过程:先闻茶香,无盖茶杯是直接闻茶汤飘逸出的香气,如用盖杯、盖碗,则可取盖闻香。

温嗅主要评比香气的高低、类型、清浊;冷嗅主要看其香的持久程度。

然后再观看茶汤色泽。

茶汤色泽因茶而异,即使是同一种茶类茶汤色泽也有一点不同,大体上说,绿茶茶汤翠绿清澈;红茶茶汤红艳明亮;乌龙茶茶汤黄亮浓艳各有特色。

最后尝味:小口喝茶,细品其味。

使茶汤从舌尖到舌两侧再到舌根,可辨绿茶的鲜爽、红茶的浓甘,同时也可在尝味时再体会一下茶的茶气。

茶叶中鲜味物质主要是氨基酸类物质,苦味物质是咖啡碱,涩味物质是多酚类,甜味物质是可溶性糖。

红茶制造过程中多酚类的氧化产物有茶黄素和茶红素,其中茶黄素是汤味刺激性和鲜爽的重要成分,茶红素是汤味中甜醇的主要因素。

当然,品茶时也要注重精神的享受。

品茶不光是品尝茶的滋味,在了解茶的知识和文化的同时,提高品茶者的自身修养,并增进茶友之间的感情。

(七)续水

一杯茶,其冲泡次数也宜掌握一定的"度"。

一般茶叶在冲泡三次后就基本无茶汁。

根据测定,头泡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五十;二开茶汤含水浸之物总量的百分之三十;三开茶汤含水浸出物总量的百分之十;而四开则仅为百分之一至三了。

另外,茶叶中的微量元素往往最后才被泡出。

故茶叶经过反复冲泡,会使茶叶中的有害成分(茶叶中的微量元素镉、铬等有害因素;茶中的铜、锌含量过多,对人体也有毒副作用;茶中的草酸或钙的含量过多,也易累积在体内,形成草酸钙结石等)也被浸出而有害人体健康。

日常沏茶,无论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均采用多次冲泡法,一般以冲泡三次为宜,以充分利用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但沏茶次数过多,则茶汤色淡,也无营养成分,甚而有害人体健康。

字串5

(八)收具

做事要有始有终,茶艺过程的最后一项工作就是整理、清洁茶具。

这一过程可在客人离开后进行。

收具要及时,过程要有序,清洗要干净,不能留有茶渍。

特别注意的是茶具要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泡茶“三要素”时间:

1、茶的用量

泡好一杯茶或一壶茶,首先要掌据茶叶用量。

每次茶叶用多少,并没有统一标准,主要根据茶叶种类、茶具大小以及消费者的饮用习惯而定。

茶叶种类繁多,茶类不同,用量各异。

如冲泡一般红、绿茶,茶与水的比例,大致掌握在1:50--60,即每杯放3克左右的干茶,加入沸水150—200毫升。

如饮用普洱茶,每杯放5--10克。

如用茶壶,则按容量大小适当掌握。

用茶量最多的是乌龙茶,每次投入量几乎为茶壶容积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

用茶量多少与消费者的饮用习惯也有密切关系。

在西藏、新疆、青海和内蒙古等少数民族地区,人们以肉食为主,当地又缺少蔬菜,因此茶叶成为生理上的必需品。

他们普遍喜饮浓茶,并在茶中加糖、加乳或加盐,故每次茶叶用量较多。

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人民喜饮花茶,通常用较大的茶壶泡茶,茶叶用量较少。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消费者主要饮用绿茶或龙井、毛峰等名优茶,一般用较小的瓷杯或玻璃杯,每次用量也不多。

福建、广东、台湾等省,人们喜饮工夫茶。

茶具虽小,但用茶量较多。

茶叶用量还同消费者的年龄结构与饮茶历史有关。

中、老年人往往饮茶年限长,喜喝较浓的茶,故用量较多;年轻人初学饮茶的多,普遍喜爱较淡的茶,故用量宜少。

总之,泡茶用量的多少,关键是掌握茶与水的比例,茶多水少,则味浓;茶少水多,则味淡。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取四只茶杯,各等量放入3克相同的茶叶,再分别倒入沸水50毫升、100毫升、150毫升和200毫升。

5分钟后审评茶汤滋味,结果是,加水50毫升的滋味极浓,加水100毫升的滋味太浓,加水150毫升的滋味正常,加水200毫升的滋味较淡。

2、泡茶水温

古人对泡茶水温十分讲究。

宋代蔡襄在《茶录》中说:“候汤(即指烧开水煮茶——作者注)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故曰候汤最难。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说得更为具体:“水一入铫,便需急煮,候有松声,即去盖,以消息其老嫩。

蟹眼之后,水有微涛,是为当时;大涛鼎沸,旋至无声,是为过时;过则汤老而香散,决不堪用。

”以上说明,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

以刚煮沸起泡为宜,用这样的水泡茶,茶汤香味皆佳。

如水沸腾过久,即古人所称的“水老”。

此时,溶于水中的二氧化碳挥发殆尽,泡茶鲜爽味便大为逊色。

培养沸滚的水,古人称为“水嫩”,也不适宜泡茶,因水温低,茶中有效成份不易泡出,使香味低淡,而且茶浮水面,饮用不便。

泡茶水温的掌握,主要看泡饮什么茶而定。

高级绿茶,特别是各种芽叶细嫩的名茶(绿茶类名茶),不能用100℃的沸水冲泡,一般以80℃左右为宜。

茶叶愈嫩、愈绿,冲泡水温要低,这样泡出的茶汤一定嫩绿明亮,滋味鲜爽,茶叶维生素c也较少破坏。

而在高温下,茶汤容易变黄,滋味较苦(茶中咖啡碱容易浸出),维生素c大量破坏。

正如平时说的,水温高,把茶叶“烫熟”了。

泡饮各种花茶、红茶和中、低档绿茶,则要用100℃的沸水冲泡。

如水温低,则渗透性差,茶中有效成份浸出较少,茶味淡薄。

泡饮乌龙茶、普洱茶和花茶,每次用茶量较多,而且茶叶较极老,必须用100℃的沸滚开水冲泡。

有时,为了保持和提高水温,还要在冲泡前用开水烫热茶具,冲泡后在壶外淋开水。

少数民族饮用砖茶,则要求水温更高,将砖茶敲碎,放在锅中熬煮。

一般说来,泡茶水温与茶叶中有效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呈正相关,水温愈高,溶解度愈大,茶汤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溶解度愈小,茶汤就愈淡,一般60℃温水的浸出量只相当于100℃沸水浸出量的45—65%。

这里必须说明一点,上面谈到,高级绿茶适宜用80℃的水冲泡,这通常是指将水烧开之后(水温达100℃),再冷却至所要求的温度;如果是无茵生水,则只要烧到所需的温度即可。

3、冲泡的时间和次数

茶叶冲泡的时间和次数,差异很大,与茶叶种类、泡茶水温、用茶数量和饮茶习惯等都有关系,不可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