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不惊死人不休是什么意思:语不惊人死不休

语不惊人死不休

做得诗不让人感到惊叹,到死也不会放弃。

主要是古人对诗歌创作的创新的不懈追求。

==========================

古代人写诗,千锤百炼,反复推敲,“语不惊人死不休”,织出一些千古名句。

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刻画了诗人的艰辛。

不仅诗人,古代的作家亦是含辛茹苦,在自己的一方田园上寂寞耕耘,忍受心理和生理的煎熬。

曹雪芹一生倾注在红楼上,尚且留有遗憾,方才鼓捣出半部著作。

“语不惊人死不休”一语道破古代文人对于写作的态度。

他们追求一种高境界,为写出美文佳作,呕心沥血,反复锤炼。

黄卷青灯,皓首穷经,一生心力凝聚成血书,传于后世,而其名也得以被后世铭记,流方千古。

古人成名之不易,其所经历的辛苦与煎熬,并非人人可以坦然承受。

今天的社会,物质泛化,人们的生活内容丰富多彩,读书的人愈来愈少,更没有几个人愿意做那个“寻章摘句老雕虫”。

在这个泛娱乐化和物质盛行的年代,人们愈趋浅薄浮躁。

古之人文采盎然,尚且懂得韬光养晦,而今之人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却硬是要卖弄文雅,炫耀风骚,誓要“语不惊人死不休”,彰显自己的存在。

高朋满座之时,推杯换盏之间,时而冒出惊人之句,或引经据典,或生搬硬套,标榜自己的文化内涵和与众不同,以哗众取宠,引人耳目。

过去“语不惊人死不休”仅限于文人的写作精神,而现在,无论是民间,还是官场,这种变了味道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之风愈演愈烈,甚至波及到今天的中国文化界和学术家。

古代中国“语不惊人死不休”的为文传统,成就了一些大诗人大作家,而今天的中国,世风江河日下,一些所谓的学者和文人已经不屑于学术或创作的精耕细作,但是依然继承了“语不惊人死不休”传统——不过是此“语不惊人死不休”,而非彼“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们喜欢标新立异,颠覆历史,解构传统,以奇言异语,满足普通大众的猎奇心理,从而让自己声名鹊起,赚个盘满钵盈。

近日,“明星学者”纪连海在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文化中国》节目中认为,大禹因为与瑶姬发生“婚外情”,乐不思蜀,故而“三过家门不入”。

此语一出,舆论哗然。

有人抨击纪连海“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纪连海头戴“明星学者”光环,像明星一样四处“走穴”,赶名利场,电视上侃侃而谈,讲坛上口沫纷飞。

据悉,纪连海的演讲出场费用为每场八千元,身价可谓不菲。

纪连海绝非孤家寡人一个,他的同道中人比比皆是。

由此上溯,王立群在《百家讲坛》声称司马相如劫财劫色、涉嫌包二奶;文学博士檀作文著书阐述“李白是大唐第一古惑仔”;孔庆东称孔子闯江湖靠的是一身好武艺。

此外,还有许多惊天动地之言,如孔子是“郁郁不得志的丧家狗”,诸葛亮是“中国最虚伪的男人”,等等诸如此类。

每一次哪一位学者口出此类“惊人之语”,舆论总会沸沸扬扬,这正中其下怀,达到声名远扬的目的。

一些学者文人见其渔利颇丰,于是也不甘寂寞,纷纷效仿,信口雌黄,以奇言异语制作的炸弹,投放到舆论场。

这正是今天的学术界和文艺界喧嚣杂乱的原因。

如果学者和文人乐此不疲,热衷于此类“语不惊人死不休”,那是学术界文艺界的一大悲哀。

这些所谓的学者文人不走正道,不潜心研究学问,不致力创作,而是企图以“惊人之言”获取知名度,实在有违学术之精神。

曾有人发出警世之言曰:“中国的深层悲剧是富人无远见,知识分子无良知!”如果中国的知识精英不能以此为戒进行自省,不但失去大众的尊重,还将会成为社会的祸害。

人有成名之心无可厚非,但须“直中取”,不可“曲中求”。

靠沽名钓誉建立的声望,终究是昙花一现,经受不住时间的大浪淘沙,最终销声匿迹。

真正的文人学者,需要承受住十年冷板凳之苦,潜心于研究创作,为人类提供宝贵的文化财富。

总之,“语不惊人死不休”,应成为学者文人的一种敬业精神,而不应该成为一种获名取利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