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第二故乡的名言:我的第二故乡

关于第二故乡的名言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故乡名言

宋·李清照《菩萨蛮》[风柔日薄]。

这两句大意是:故乡啊,你在哪里?除非醉得不省人事,才能把你忘记。

这是李清照晚年的作品。

李清照的家乡在山东济南,金人入侵后巳归属金国。

清照随宋室南渡,丈夫去世后其身飘泊在浙江的金华、绍兴一带,晚景十分凄凉。

这两句所表现的,是一种国破家亡的乡关之思。

“故多何处是”不是一般的设问,而是饱含着作者血泪的痛切呼声。

故乡,沦陷在敌人手里,收复无望,归去无期。

李清照怀念故乡,白天黑夜都不能把故乡忘记。

“忘了除非醉”正是以极沉痛的语盲,表现了这种时刻不能忘怀故乡的爱国之情。

词人运用设问和从反面着笔的方法,加强了无比沉痛的感情色彩。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菩萨蛮》

故溪黄稻熟.一夜梦中香。

唐·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其九十八。

故溪:故乡的小溪。

这两句大意是:故乡小河边的稻子也该黄熟了吧?晚上做梦,一夜都闻到稻香。

全诗是:“万木已清霜,江边村事忙。

~。

这是触景思乡之作,诗人看到江边农民忙着秋收的景象.想到了故多。

诗人并没有直言思乡,但从白天想到故乡的稻熟,夜间梦到故乡的稻香,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已不言而喻。

唐代诗人钱珝《江行无题一百首》

朝来入忘树,孤客最先闻。

唐·刘禹锡《秋风引》。

这两句大意是:早晨,秋风吹到庭树之间,羁旅他多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

这首诗写因秋风起,雁南飞而引起孤客的思归之情。

全诗是:“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秋风吹来,只要不是聋子,每个人都可同时听到,为什么孤客偏能“最先”听到呢?因为羁旅行役的客子,对时序、物候有特殊的敏感,故秋风初至,便最先感知。

“最先”二字把旅情归思巧妙的暗示出来,于曲折中见深意,含蓄不尽。

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心理、感情,可以作参考。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秋风引》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荆门:山名。

在今湖北宜都县西北长江南岸,与江北虎牙山对峙,如同门户。

怜:爱。

故乡水:指长江。

李白青少年时生活在四川,长江自蜀东流,故称。

这是诗人二十五岁出蜀,沿江东下,至荆门而作。

这两句大意是:更觉故多山水的可爱,她恋恋不舍地一路做伴,不辞万里为我送行。

本是诗人留恋故乡,却说故乡江水有情,万里相送。

诗从对面写来,匠心别具;又赋江水以性灵,增加了艺术感染力。

唐代诗人李白《渡荆门送别》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关于故乡的名言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海上升腾的云霞带来曙色,江南先发的梅柳已报阳春。

此诗写诗人宦游他乡,春光满地不能归省的伤情。

因物感兴,即景生情。

诗一开头就发出感慨,说明离乡宦游,对异地之“物候”变化才有“惊新”之意。

中间二联具体写“惊新”,写江南新春景色,诗人怀念中原故土的情愿。

尾联点明思归和道出自己伤春的本意。

诗采用拟人手法,写江南早春景物,历历如画。

全诗对仗工整,章法细密,字字锤炼,难怪后人推此诗为初唐五律第一。

唐代诗人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这两句大意是;露水的洁白从今夜白露节开始,天下最明亮的月亮应是故乡的月亮。

安史之乱中,杜甫携家至秦州,怀念弟弟及故乡亲人,写成此诗。

本来露无夜不白,月何处不明?露白月明天下共一,并无差别。

但由于诗人羁旅异乡,又时入白露,对时令、气候感受最深,故说“露从令夜白”;又因飘零孤独,心情黯淡,仰望他乡之月总觉得不如故乡之月明亮,故说“月是故乡明”。

显然这是在客观景物中融进了诗人的主观情绪,由于心理的幻觉和感情的偏执,使诗人得出了不合科学道理却合乎艺术真实的结论。

远离故乡的人们每当思乡的时候,都会想到“月是故乡明”的名句,引起心律的共振而首肯它的正确。

写思乡和赞美故乡,常常引此名句。

唐代诗人杜甫《月夜忆舍弟》

人情重怀土,飞鸟思故乡。

宋·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人情”句:王粲《登楼赋》:“人情同于怀土兮,岂穷达而异心。

”怀±,怀念故土。

“飞鸟”句:《古诗·行行重行行》:“越鸟巢南枝”.意为南方的鸟依恋故乡,栖在向南的树枝上。

这两句大意是人们都有很重的怀念故土的感情,就像飞鸟思念故乡的旧巢一样。

这两句诗带有格言意味,可用于写思乡之情。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送惠勤归余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