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抉择还是生死抉择_举一些历史上名人的生死抉择

1、屈原救国无望自投汨罗江:

周赧王三十七年(前278年),白起更进一步攻下了郢都,楚顷襄王只好跟那些执政的贵族们一起,狼狈不堪地逃难,“保于陈城(今河南淮阳县)”。

在极度苦闷、完全绝望的心情下,屈原于农历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自尽。

这一年大概是楚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年),屈原当时六十二岁左右。

2、项羽乌江自刎:

垓下之战相遇失败而逃,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

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

而后挥刀自刎。

3、司马迁忍辱负重受宫刑成《史记》:

面对大辟之刑,司马迁想到文王拘于囚室而推演《周易》,仲尼困厄之时著作《春秋》,屈原放逐才赋有《离骚》,左丘失明乃有《国语》,孙膑遭膑脚之刑后修兵法,吕不韦被贬属地才有《吕氏春秋》传世,韩非被囚秦国,作《说难》和《孤愤》,《诗》三百篇。

终于,在那个“臧获婢妾犹能引决”的时代,司马迁毅然选择了以腐刑赎身死。

至此,司马迁背负着父亲穷尽一生也未能完成的理想,面对极刑而无怯色。

在坚忍与屈辱中,完成那个属于太史公的使命。

4、文天祥从容为国而死:

元廷召见文天祥告谕说:“你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回答说:“天祥深受宋朝的恩德,身为宰相,哪能侍奉二姓,愿赐我一死就满足了。

”然而忽必烈还不忍心,急忙挥手要他退去。

有的说应该答应文天祥的要求,诏令可以。

不一会儿又下诏加以阻止,文天祥已死了。

文天祥临上刑场时特别从容不迫,对狱中吏卒说:“我的事完了。

”向南跪拜后被处死。

几天以后,他的妻子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部如活的一样,终年四十七岁。

5、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后英勇就义: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戊戌变法。

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年仅33岁。

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他的遗骸运回原籍,葬在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