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歌赏析_几句诗歌的赏析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仅仅相隔一条清浅的河流,含情脉脉而不能相互说话。

作者用对偶的手法,表现了牛郎织女虽只相隔一水却总不能相见,无尽相思的感伤以及深深的悲哀无奈。

简而言之就是两人相互喜欢却不能在一起。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

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

“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

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

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

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亦惊心。

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塞外苦寒,北风一吹,大雪纷飞。

诗人以“春风”使梨花盛开,比拟“北风”使雪花飞舞,极为新颖贴切。

“忽如”二字下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

“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

南方人见过梨花盛开的景象,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

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重叠的修辞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春雪满空来,触处似花开”(东方虬《春雪》),也以花喻雪,匠心略同,但无论豪情与奇趣都得让此诗三分。

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几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着想、造境俱称奇绝。

要品评这咏雪之千古名句,恰有一个成语——“妙手回春”。

风掣红旗冻不翻——尽管风刮得挺猛,辕门上的红旗却一动也不动——它已被冰雪冻结了。

这一生动而反常的细节再次传神地写出天气奇寒。

而那白雪为背景上的鲜红一点,那冷色基调的画面上的一星暖色,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洁白,更寒冷;那雪花乱飞的空中不动的物象,又衬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这是诗中又一处精彩的奇笔。

在白雪的辉映下,那面静止的红旗多么瑰丽。

以纷纷下辕门的“暮雪”映衬冻不翻的“红旗”,以“动”衬“静”,以“白”衬“红”,表现送行人郁结不开的惜别情意。

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

诗句奇特而壮美。

“风掣红旗冻不翻”,“掣”字说明风很大,好象在用力牵、用力拽红旗一样,—在这里,风被拟人化了。

但红旗已经被冰雪冻住了,不能再翻卷了。

把雪之大、天气之寒冷,写得很形象、很生动。

可以从"红"体现白雪皑皑可以从"不翻"体现寒冷.挚,牵拽。

写辕门外送别的情景。

送行酒宴一直持续倒垂暮时分,出了辕门但见大雪纷飞。

在这片银白世界中,一面鲜红的旗帜格外引人注目。

这是中军帐所在的标志,也是大唐边军屹立风雪边塞的标志。

茫茫雪原之中一点红色,色彩调配得多么鲜明,这是多么奇异而美丽得画面。

北风劲吹,雪花之舞,一向迎风招展的红旗却硬硬的垂落着,不能翻动,旗上的冰凌何等厚重,天气如此奇寒,一切都显示着这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从字面来看,写的是风、月、蝉、鹊,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平常中显出不平常。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