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妹嘲笑苏东坡的名言]苏东坡佛印苏小妹

1、一丛哀草出唇间,须发连鬓耳杳然;

口角几回无觅处,忽闻毛里有声传。

这诗讥笑的是苏轼那不加修理、乱蓬蓬的络腮胡须。

女孩子最怕别人说出她长相的弱点,苏小妹额头凸出一些,眼窝凹下一些,就被苏轼抓出来调侃一顿,苏小妹说苏轼的胡须似乎又还没有抓到痛处。

2、天平地阔路三千,遥望双眉云汉间;

去年一滴相思泪,至今未到耳腮边。

扩展资料:

传说有一天,苏小妹、苏东坡和黄山谷三人在一起讨论诗句。

苏小妹说:“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两句中间各加上一个字,作为诗的‘腰’,成为五言联句。”

苏东坡略加思索,随即说出:“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苏小妹说:“还算好,不过这个‘摇’还不够美。

”黄山谷接着吟道:“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苏小妹说:“是个佳句,但是仍然没用上理想的字。”

这时苏东坡忍不住了,问:“那么,妹妹你加的是什么字呢?”苏小妹说:“兄长的‘摇’‘映’二字,确实写出了柳的动态和月的皎洁,但山谷公的‘舞’‘隐’,要略胜一筹。

因为‘舞’是模仿人的动作,把柳的姿态反映得更加形象;

‘隐’是夸张写法,使月的皎洁更加突出。

而我要说的是:‘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苏东坡、黄山谷听了,一起鼓掌称赞,说:“妙极!”

苏小妹的“扶”字和“失”字,好在“扶”的拟人化更准确,既写出了风的轻微、柳的纤弱,又写出了风与柳的亲昵和互相依偎的神态,所以比黄山谷的“舞”更生动得体。

“失”字,也比“隐”字更传神,它准确地写出了月、梅融为一体的情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