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窗小记原文 《幽窗小记》原文与解释

《幽窗小记》原文与解释

《幽窗小记》的原文:

食中山之酒,一醉千日。

今世之昏昏逐逐,无一日不醉,无一人不醉,趋名者醉于朝,趋利者醉于野,豪者醉于声色车马,而天下竟为昏迷不醒之天下矣,安得一服清凉散,人人解酲,集醒第一。

倚才高而玩世,背后须防射影之虫;饰厚貌以欺人,面前恐有照胆之镜。

怪小人之颠倒豪杰,不知惯颠倒方为小人;惜吾辈之受世折磨,不知惟折磨乃见吾辈。

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才是手段;风狂雨急时,立得定,方见脚根。

澹泊之守,须从秾艳场中试来;镇定之操,还向纷纭境上勘过。

市恩不如报德之为厚,要誉不如逃名之为适,矫情不如直节之为真。

使人有面前之誉,不若使人无背后之毁;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

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以善莫过高,当原其可从。

不近人情,举世皆畏途;不察物情,一生俱梦境。

遇嘿嘿不语之士,切莫输心;见悻悻自好之徒,应须防口。

结缨整冠之态,勿以施之焦头烂额之时;绳趋尺步之规,勿以用之救死扶伤之日。

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

俭,美德也,过则为悭吝,为鄙啬,反伤雅道;让,懿行也,过则为足恭,为曲谨,多出机心。

事穷势蹙之人,当原其初心;功成行满之士,要观其末路。

好丑心太明,则物不契;贤愚心太明,则人不亲。

须是内精明,而外浑厚,使好丑两得其平,贤愚共受其益,才是生成的德量。

好辩以招尤,不若讱默以怡性;广交以延誉,不若索居以自全;厚费以多营,不若省事以守俭;逞能以受妒,不若韬精以示拙。

费千金而结纳贤豪,孰若倾半瓢之粟以济饥饿;构千楹而招徕宾客,孰若葺数椽之茅以庇孤寒。

恩不论多寡,当厄的壶浆,得死力之酬;怨不在浅深,伤心的杯羹,召亡国之祸。

《幽窗小记》翻译:

饮了中山人狄希酿造的酒,可以一醉千日。

今日世人迷于俗情世务,终日追逐声色名利,可说没有一日不在醉乡。

好名的人醉于庭官位,好利的人醉于民间财富,豪富的人则醉于妙声、美色、高车、名马。

如何才能获得一剂清凉的药,使人人服下获得清醒呢?淡泊清静的操守,必须在声色富贵的场合中才试得出来。

镇静安定的志节,要在纷纷扰扰的闹境中考验过,才是真工夫。

给予他人恩惠,不如报答他人的恩德来得厚道。

邀取好的名声,不如逃避名声来得自适。

故意违背常情以自鸣清高,不如坦直的做人来得真实。

要他人当面赞誉自己,倒不如要他人不要在背后毁谤自己。

令对方对自己产生初交的欢喜,倒不如相交久了而不会令对方产生厌恶感。

命运使我的福分淡薄,我便增加的品德来面对它。

分别贤愚的心太过清楚,则无法与人相亲近。

内心应该明白人事的善处与缺失,处事却要仁厚相待,使美丑两方都能得到平等,贤愚都能受到益处,这才是上天生育我们的德意和心量。

情爱最难保持长久,所以情感丰富的人终会变得浅薄无情。

天性本有一定的常理,所以率性而为的人终不会失去他的天性。

真正的廉洁是扬弃廉洁的名声,凡是以廉洁自我标榜的人,无非是为了一个“贪”字。

最大的巧妙是不使用任何方法,凡是运用种种技术的人不免是笨拙的。

好谈山居生活之乐的人,未必真能由山林原野中得到乐趣。

好在口头作厌恶名利之论的人,未必真的将名利完全忘却。

扩展资料

作者介绍:

《幽窗小记》作者陈继儒,又名《醉古堂剑扫》。

陈继儒(1558-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人。

诸生,隐居昆山之阳,后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

工诗能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名重一时。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今存著,除《幽窗小记》外,尚有《见闻录》、《六合同春》、《陈眉公诗余》、《虎荟》、《眉公杂著》等。

写作背景:

《幽窗小记》是一部促人警世,言短旨远的人生哲言小集,集中的内容涉及了修身,养性,经商,从政,处世等,作者以哲人式的冷峻,对当时糜烂庸俗的世风做出了辛辣且不失客观的抨击,流露着”好为清态而反浊者,好为富态而反贫者,好为文态而反俗者,好为高态而反卑者,好为淡态而反浓者,好为古态而反今者,不如混沌为佳”的一种无所拘束,高远超脱的”难得糊涂”的自由人生境界。

里面最著名的一句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这是在陈眉公辑录《幽窗小记》中记录的明人洪应明的对联。

洪应明是《菜根谭》的作者,因此,《菜根谭》中录入了这句话。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幽窗小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