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对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的评价]

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规模庞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见解奇特,对心理学界影响极其广泛。

世人对它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定论。

我认为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评价应实事求是,一分为二,既要肯定其功绩,又要认识其谬误,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一)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功绩

第一,弗洛伊德发现了潜意识,拓宽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传统心理学把心理和意识等同起来,而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应包括意识和潜意识两部分。

潜意识的提出使人们知道了精神世界的一个一向被忽视了的奇异领域,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心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第二,弗洛伊德发现了性机能在人格发展中的动力作用,对人们重视生物因素,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格发展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他对性的研究,也冲击了传统的、陈旧的性观念,使人们对性的问题不再感到神秘,促进了性科学的发展。

第三,弗洛伊德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是有科学道理的。

弗洛伊德对早期经验在人格发展中的作用做了充分的肯定。

他认为早期经验发生于儿童人格尚未完全发展的时候,更容易产生重大的结果,人格障碍产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早期经验产生的心理印记或创伤。

今天,重视早期经验,提倡早期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培养人才的共识,这不能不说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有很大关系。

第四,弗洛伊德在研究人格发展的过程中,注意到了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每个阶段的生理基础以及教育和训练在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

他对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的划分也与心理年龄阶段的科学划分有着一致性。

这可说是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

(二)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谬误

第一,弗洛伊德贬低意识、理性的作用,片面夸大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的作用是错误的。

弗洛伊德武断地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潜意识的。

他把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说成是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而把意识和理性仅仅看成是本能和欲望的伴随因素,这是不符合人的实际的。

人类发展的史实和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人是理智的,人的心理活动基本上是意识的,非理智、潜意识的活动只是少数和非正常的情况。

这是人类长期进化的结果,也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之一。

否定人的意识的主导作用,实质上是把人和动物混为一谈了。

第二,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是错误的。

他把性本能看成人的活动的主要动力,把各种活动都看成是性本能的表现是不符合实际的。

性本能只是人的本能的一种,只有当人成长到一定年龄才表现出来。

而弗洛伊德认为性欲是人生来就有的,并且一出生就起作用。

他把性欲的概念扩大为器官的快感,把婴儿吸吮母亲的奶水的活动也说成是性本能的表现,把人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上的创造活动说成是性本能的升华,这完全是他的主观臆造。

鲁迅对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曾作过有力的批判。

他说:“弗洛伊德恐怕是有几文钱,吃得饱饱的罢,所以没有感到吃饭之难,只注意于性欲。

……婴儿出生不多久,无论男女,就尖起嘴唇,将头转来转去。

莫非它想和异性接吻么?不,谁都知道:是要吃东西!”(注:《鲁迅全集》第4卷,第359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显而易见,弗洛伊德的泛性论的实质在于无边无际地过分夸大性欲在人的活动中的作用,以致把食欲的外部表现都性欲化了。

第三,弗洛伊德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成年人格在四五岁时就已基本形成的观点在理论上是错误的。

我们知道,人的心理发展既以生理发展为基础,又受社会环境影响。

四五岁的儿童,他们的生理机能尚未成熟,生活范围也很狭小,受社会环境影响较少,儿童虽然表现出某些人格特征的雏形,但可塑性和易变性还很大。

所以过分强调早期经验的影响,认为人格在四五岁时已基本定型是没有道理的。

第四,弗洛伊德以动欲区转移为依据来划分人格发展各阶段是不科学的。

对发展各阶段特点的分析,尤其是对所谓性器期“恋亲情结”的阐述也不符合实际。

总之,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既有真理,也有谬误,我们不能因其功绩而无视其谬误,也不能因其谬误而将该理论说得一无是处。

对其理论应采取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客观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