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上的对联]滕王阁的楹联

1、清代何栻撰写的对联。

上联:千载登临容我辈;

下联:一灯读序忆儿时。

何栻是道光年间进士,参与编撰《江西通志》,是滕王阁慕名者之一。

作者不甘寂寞,也以滕阁的知音自居,跻身“登临”者的行列。

“容我辈”,一个“容”字,正是这种心态的写照。

下联作者掉转笔锋,从赞阁写到《序》文,滕王阁之所以历世生辉,乃《序》文为其生色之极。

想当年,滕王阁初建时就那么一两层,知名度有限。

王勃的《滕王阁序》一出,使南昌的地理、沿革、山川、人物和风情传扬天下,滕王阁随之身价百倍。

这令自己置身杰阁,赞其风采,同儿时的感受又不一样,颇有“庐山真面目”相识恨晚之憾。

2、清代宋荦所撰写的对联。

上联:依然极浦遥山,想见阁中帝子;

下联:安得长风巨浪,送来江上才人。

撰联者驻足滕王阁上,放眼四顾,扑入视野的是天水融为一色的西山。

置身于这种优美的环境之中,作者心里思绪万千,他多么想看到当年建阁的帝子,这处杰阁营筑以来,孕育了多少名人才子。

遥想当年,仙神显灵,助风一帆,一夜之间将王勃送到了滕王阁,留下传世之作。

下联中,作者自我发问:什么时候再能出现此类的“长风巨浪”将更多的“江上才人”送到滕王阁上,写出脍炙人口的不朽篇章呢?全联四个六字句,所忆、所想、所问、所望,呼之而出,一气呵成。

3、清代李文敏撰写的楹联。

上联:文章有神,载地灵天宝以传,阅世千年,依然见画栋云飞,珠帘卷雨;

下联:湖山无恙,擅吴头楚尾之胜,凭栏回顾,况更睹金绳摩汉,铁柱凌霄。

李文敏是咸丰进士,同治年间任江西巡抚,这副楹联是他赴任期间所作。

作者开门见山把读者的欣赏兴趣引到具有传神的《序》文中来,笔法大起大落,初见波澜。

滕王阁历千年之久,盛誉不衰,不能不归于“文章有神”。

倘若王勃不写这篇序,滕王阁也许难有机会重修二十八次之多。

下联开头写滕王阁建在这得天独厚环境里,其胜也数一绝。

接下,读者仿佛看到,正凭栏回首的作者为眼前所见的景观叫绝:“金绳摩汉”,“铁柱凌霄”,南北对峙,竞相雄巍。

“金绳”,指绳金塔,相传当年建塔,掘地见金绳一束;“铁柱”,指万寿官,昔有铁柱镇蛟之说,“摩汉凌霄”形容高耸云天之状。

这副楹联推崇《序》文,在联中发挥有致。

既有对胜迹的赞许,又有对序文的鉴赏。

字句不多,落地有声,节奏明快,荡气回肠。

平仄对仗,也颇注重,无怪人们将此联置于今之新筑的滕王阁楼之中,供人品味。

扩展资料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

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

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

赣、蜀“滕王阁”之名源于古滕,两座“滕王阁”历经千余载的风风雨雨流传至今,而李元婴的原始诏封地古滕国(今山东滕州)却鲜为人知,主要是因为,南昌、阆中“滕王阁”皆成名于诗文。

滕王阁因滕王而建,滕王源于滕州。

滕始于黄帝,因境内泉水“腾涌”而得名,公元1182年金置滕阳州,1184年改为滕州,这是”滕州“名字最早的起源。

唐贞观十三年,唐高祖李渊之子、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李元婴受封为滕王。

李元婴初到山东滕州封邑时,骄奢淫逸,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在当地民愤极大。

无奈之下,高宗李治只好将他贬到苏州。

而他在滕州苦心经营的那些亭台行宫,则因他在那一带的名声不佳,也只好任凭雨打风吹去了,历史仅仅是将他曾经的封地叫作“滕州”罢了。

李元婴到苏州,先为刺史,后转任洪州(今江西南昌)都督。

此时,他恶习依旧。

永徵四年,他又选址赣江之滨,广聘能工巧匠,修起了一座高插云天的楼阁,这就是王勃笔下的滕王阁了。

高宗679年,李元婴改任隆州(今四川阆中)刺史。

在山高皇帝远的阆中,他依然按宫苑的格局,在嘉陵江畔的玉台山腰建起了一处规模宏大的行宫,这就是杜甫诗篇中的阆中滕王阁。

其实,这一调动是高宗李治对他言行举止的又一次警告,但他依然骄奢放纵,并没把警告放在眼里。

据《舆地纪胜》记载:他一到阆中,就以“衙役卑陋”为名,大修宫殿高楼,称“阆苑”,又在阆中玉台山建玉台观和滕王亭。

在阆中五年,竟乐而忘归长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