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怎么死的:唐玄奘饿死

玄奘大师致力译经事业凡十九年,为中国佛教史上四大翻译家之一,所译经典占唐代新译佛典半数以上,其中又以大乘有宗的根本经典为主,并创立法相唯识宗。

其重要著作《大唐西域记》,更为中西文化关系史、交通史,提供宝贵的资料,也为我国历史写下辉煌的一页。

集我国最伟大之佛学家、译经家、外交家、地理学家於一身的玄奘,诚如民国道安法师所赞:「万古仰完人,大汉声威扬异域;千秋传绝学,盛唐文物震全球。

」堪称中国佛学界第一人。

◆远绍如来 近光佛法

玄奘大师(西元620-664),洛阳缑氏县(河南偃师)人。

俗姓陈,名褘,法名玄奘。

生於隋文帝仁寿二年,因精於经、律、论三藏,人称三藏大师,且因住慈恩寺,又称慈恩大师。

玄奘出身名门望族,祖先历朝为官,父母早逝,长兄陈素於洛阳净土寺出家,法号长捷。

玄奘自幼从兄诵习经典,娴熟儒道百家典籍,受其影响甚大。

隋炀帝大业十年(西元六一四),皇帝下诏度僧,准许百姓出家。

当时玄奘年仅十三即前往应试,因年幼不合规定,未被允许进入考场,伤心之馀,徘徊考场外不去。

当时主考官为大理卿郑善果,见玄奘小小年纪,相貌庄严,器宇不凡,便问道:「你年纪尚小,出家为僧,想要作些什麼呢?」

玄奘立即不假思索地回答说:「我要远绍如来家业,近光佛教大法。

」郑善果嘉赏其对答出众,破格以沙弥身份录入僧籍,提取法名玄奘。

玄奘出家後,与兄共居净土寺,就慧景法师听《涅槃经》,从严法师受大乘论。

隋唐之际,天下大乱,玄奘随兄离开乡梓,开始云游访道,遍历陇、蜀、赵诸地,参谒宿老,尝就道基、宝迁二师学《摄论》、《毘昙》,从震法师听《发智论》,足迹遍及全国。

武德五年(西元622),玄奘於成都定慧寺受具足戒,又学律部。

随後历游荆、湘、蘇、皖各地,先後从道深受《成实论》,就道岳学《俱舍论》,听法常、僧辩讲《摄大乘论》。

玄奘发现各处教法异说纷纭,尤其诸汉译佛典的义理解释不一,令人莫知所从,於是玄奘发大宏愿,决心亲至西方取经,追源考证梵文原典以解众惑。

◆偷渡出关 九死一生

贞观元年(西元627),玄奘二度上表奏请西行,然当时出国之禁甚严,未获批准。

贞观三年,北方迭遭灾荒,人民无以为食,唐太宗遂下诏特准关内人民随丰自由出关觅食。

於是玄奘便混进饥民群,由长安偷渡出关,时年二十八岁。

玄奘抵达凉州(甘肃武威)後,遭人密告,凉州都督奉命将玄奘遣回长安,幸为惠威法师所救,派遣两位弟子护送,昼伏夜行向西行去,至瓜州(甘肃敦煌)时,二人即因故先後离去。

後由胡人石盤陀介绍,得到老胡翁及一匹赤色瘦马引路,一行三人漏夜出发,三更时分,来到瓠芦河,玉门关已然在望了。

一日夜晚,玄奘一行人各自休憩,入夜後,玄奘看见石盤陀提刀向他走了过来,未到十步许又退回去,似乎想杀他,满腹疑团之下,玄奘即起身诵经念观音菩萨直到天明。

次日一早,石盤陀主动向玄奘说:「师父,未来前途险恶难测,沙河阻隔、鬼魔风暴,一经遇著,只有死路一条;又缺乏水草,如果执意前行,也只有死路一条,不如及早回头吧!」玄奘毫不犹豫地说:「我为求大法而发心西游取经,宁向西天一步死,不回东土一步生。

」而石盤陀终究不愿继续随行,玄奘只好同意让他回去,自己单人独马前往迢遥数万里外的天竺。

玄奘出玉门後,连闯五座烽火台,一路蒙佛护祐,逢凶化吉,顺利过关。

行至莫贺延沙碛--全长八百里的沙漠地,既无树木水草,也无飞鸟走兽,四顾茫茫,玄奘只好循著一堆堆白骨及马粪,逐渐前行,并以日月星辰辨认方向。

一次,不慎将水囊倾覆,接连四天五夜竟无滴水沾唇,口腹乾燋,几乎渴死,无力再继续前进,於是人马俱卧倒沙中。

此时,玄奘仍默念观音圣号,不曾舍离。

复启告菩萨说:「玄奘此行既不求财利,又不为博取名誉,但为无上正法而来。

仰祈菩萨慈念众生,以救苦为务。

」如是默念不已,到了第五夜半,忽觉凉风触身,通体舒畅有如沐浴寒水般,於是精神大振,眼睛从蒙胧中乍得明亮,老马也起身而鸣。

身体既得蘇息,便稍睡一会。

睡梦中,见一护法大神,身长数丈,执戟说道:「既已立志求法,何不精进赶路,卧倒沙中何为?」玄奘闻声惊醒,再度打起精神西行。

前行约二十多里後,到了一处绿洲,打点好人马的水粮,玄奘再走两天,终於渡过了沙漠。

离开沙漠,抵达高昌国,国王麴文泰被玄奘求法的壮志所感动,拟礼为国师而强力相留,不放西去。

玄奘遂以绝食表明西行的决心,国王不得已,改求与玄奘结为兄弟,又请留在高昌讲经一月馀,待玄奘临行之际,高昌王为其备书信二十四封,以利通行,又附兵马二十馀骑,沿途照顾护持。

玄奘自高昌西行,为见突厥可汗而绕道西亚,历睹货罗国、缚刍国而至活国。

此中路程虽极为艰险,但由於前有高昌王护送,後有可汗通告,终於顺利走过数十个国家,顺利抵达印度。

◆参学天竺 名震五印

玄奘进入北印度後,一面旅行,一面参学,在贞观五年抵达摩羯陀国,留学当时印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参礼戒贤论师。

玄奘在戒贤门下学习《瑜伽师地论》,又学《显扬》、《婆沙》、《俱舍》、《顺正理》、《对法》、《因明》、《声明》、《集量》、《中》、《百》等论;旁及婆罗门教典及印度六派哲学的思想理论,前後共五年。

其後,遍游五天竺,历谒名贤,叩询请益,寻求梵本,写下《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西域、印度、锡兰等一百三十八国的历史、地理、宗教、神话传说、风土人情等。

此书被誉为最早的地理名著,对於研究佛教史与古代西域、印度、中亚、南亚之史地、文化,乃至中西交通史,富有极高的价值,直至今日,仍为治印度史地学者之宝典,为国际学术界肯定的一部钜著。

游学十二年後,玄奘回到那烂陀寺,奉戒贤之谕,讲《摄大乘论》、《唯识抉择论》。

当时一位师子光论师以《中》、《百》二论驳斥玄奘之说,玄奘便会合中观、瑜伽二宗作《会宗论》三千颂破斥之;後又制《破恶见论》一千六百颂,破斥乌荼国小乘论师之《破大乘论》,因而名震五天竺,戒日王等各国君王闻名,竞相礼谒。

贞观十六年,玄奘意欲东返。

戒日王及各国国王挽留不得後,於曲女城为玄奘举行无遮辩论法会,五印度十八国王均列席,大小乘僧及婆罗门等七千馀人到会,此即佛教史上著名之「曲女城辩论大会」。

玄奘受请为论主,称扬大乘,提出论文「真唯识量颂」悬之於会场门外,十八日内竟无人发论难之。

戒日王益增崇重,十八国王并於会後皈依,大乘众尊称玄奘为「大乘天」,小乘众则尊他为「解脱天」。

次年,玄奘正式辞王东归,取道今日新疆省南路、于阗、楼兰等地,於贞观十九年正月返抵长安,结束历经十七年五万馀里的西行之旅。

唐太宗敕命梁国公房玄龄等率文武百官迎接,各地夹道欢迎,举国欢腾。

◆译经宏富 千古一人

玄奘载誉归国,所齎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一五○粒之外,共请回佛经梵文原典520夹、657部,深为唐太宗、唐高宗所钦重,供养於大内,并赐号玄奘为「三藏法师」。

太宗曾经两度劝他弃道辅政,玄奘均以「愿守戒缁门,阐扬遗法」而固辞之。

太宗尊重其志,助其译经工作,建长安译经院诏译佛经。

玄奘先後於弘福寺、大慈恩寺、玉华宫译经,十九年中主要译出《大般若经》六百卷、《瑜伽师地论》一百卷、《大毘婆沙论》二百卷、《俱舍论》、《成唯识论》、《摄大乘论》等,共计七十五部、一三三五卷,总数远胜罗什、真谛、不空诸大师所译卷数总和。

贞观二十二年,玄奘译出《瑜伽师地论》後,请太宗为新译诸经撰写总序,此即後世所传〈大唐三藏圣教序〉。

冬十月,太子新建大慈恩寺落成,寺内别造译经院,请玄奘住持,专志翻译。

玄奘曾斥责古代译经家以「达意」为原则,采信笔直译的翻译法,而改倡忠於原典、逐字翻译之译经新规则。

除了推崇彦琮「翻经八备」的参考价值,又自加「五不翻」,亦即秘密故、含多义故、此无故、顺古故、生善故,而以音译代替意译。

後代译经家每以玄奘所立定则为法式,而称以前所译之经为旧译,以後所译为新译。

此外,玄奘亦将《老子》译成梵文,流传至西域,并将印度已失传的《大乘起信论》还译为梵文,以保存古印度佛教典籍。

凡此种种佛教文化活动,大为促进古代中印文化的交流。

麟德元年(西元六六四)春正月一日,玉华寺翻经大德及寺众联合祈请玄奘翻译《大宝积经》,玄奘翻译数行便閤上经本,告知大众:「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将至,势非赊远,今欲往兰芝等谷,礼辞俱胝佛像。

」於是与门人一同出门,僧众莫不相顾潸然。

玄奘礼讫还寺,专精行道,遂谢绝翻译。

二月五日,玄奘舒足右胁示寂,世寿六十三。

高宗哀恸逾恒,罢朝三日,追赐諡号「大遍觉」,并敕葬事所需悉令官给。

出殡之日,京邑及诸州送葬者达一百馀万人。

玄奘大师一生成就辉煌,他万里西行取经,并且孜孜於道,严谨治学。

返国後,主持译经事业,成就空前,并开创法相唯识一宗,且远传日本,一度成为日本最具影响力的佛教宗派之一。

此外,由於才学卓越,谦冲胸怀,玄奘与邻邦僧侣往来,每每流露泱泱大国的风范,为国家完成良好外交。

因此,玄奘不仅为中国佛学界一代高僧,亦为世界文化交流史上旷古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