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东山的诗词鉴赏] 东山 诗经

这是一篇分为四章的长诗。

我们在通过名物训诂,也就是解决了字、词、句之后,需要注意的,首先是思想内容,然后看它是如何表现内容的。

就内容看,这是一篇行役诗。

行役有兵役、劳役、事役。

行役诗在《诗经》中,占着重要的位置,说明行役在当时人民身上和心上压力之大。

反映这一史实诗,有广泛的社会意义。

这篇所写,属于兵役。

是写诗中的主人从军出征,经过三年之久,才得回来时的悲喜交加的心情的。

每章的开头,都是“我徂东山”等四句。

这虽是音乐叠章的惯例,但就本篇各章的意义看,这种写法,却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层层推进。

一章写将归,二章写归途,三章写归至(到家),四章写归后,而以重叠的前四句为总纲。

前四句,从“徂东山”到“来自东”,是从“不归”到归“来”,也是从过去到现在。

“慆慆”,极言“不归”的时间之久,细“雨”迷“蒙”,却是到家时的气候特征,这是印象很深,难于忘掉的时刻。

而长期的苦闷和当前的喜慰,尽在不言之中。

在一章里,象电影镜头一样,刚显出了细雨衣归人,就转对过去的回忆。

回忆的首先是将归时的心情:决定要回去了,却面向着西方伤感。

没有亲身的感受,是不会体味到这一点的。

因为人们对没有希望的事,可以不去想;而希望到眼前,情绪却会立刻波动起来。

于是,他从心底发出了愿望:从今以后,再不要穿军装了①!接着又把思想拉回到现实。

现实的具体生活,是大家还象聚集在桑叶下的野蚕那样,仍蜷缩在兵车下露宿着啊!二章重复前四句,再展现了一下现景,回头转写归途看到的荒凉景象:栝蒌虽然仍蔓延在人家的房上,但没有人!你看:土鳖在室内缘爬,蜘蛛网在门口,田边留着野兽的蹄印,夜里闪灼的鬼火。

一幅幅画面,组织成一片凄凉!但征人认为没有什么可怕,倒很值得想一想。

想什么?没有说。

可是眼前的荒凉残破景象,“孰实为之,孰令致之?”不正是想的主要内容吗!三章首四句和下八句,联系得更为密切,一个画面是细雨归人,另一个画面是“鹳鸣”、“妇叹”。

妇不只叹,而是行动起来,忙着迎接亲人。

她刚把房屋打扫修补好,征人恰好进门。

真象柴堆上垂下的一个个苦瓜,受尽了苦!在悲喜交集的情况下,千言万语,无从说起,惟一的寒暄,只是一句:“自我不见,于今三年!”语是那么淡,情却是无限的深。

四章是征人到家后的事了。

也许已隔了一段时间。

和平为人们带来了幸福。

年青人的纷纷结婚,就是标志。

黄莺闪耀着美丽的毛羽,比翅齐飞;青年女子出嫁,热闹非凡,仪式隆重,一片欢乐!和一、二章,形成强烈对比。

难道这欢乐只限于年青人?最后用反问语气说:新婚诚然是美好的,但那久离重聚的旧夫妻,不是更感到欣慰吗?没有歌颂和平,没有歌颂为取得和平而付出代价的人,但却是最切实、最真挚的歌颂。

这篇抒情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就是通过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来体现具体环境经历中的思想感情的。

诗的着笔点是第三章细雨迷蒙中到家的那一刻。

因为那是出征三年的结束。

“我徂东山”等四句,概括了出征的全过程,而“我征聿至”一句,是转折点。

从此倒推,便有未归、将归、途中、到家各阶段;从此下推,便出现了后来的新生活。

诗的具体写作时间,当然在四章所写情景之后,但着笔点,却定在三章,因为这是从全部回忆中总结得来的表现方式。

值得特别提出的,是这篇诗不只形象地写了感官接触到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写了人物的意识活动

而意识活动,正是精神面貌的依据,也是艺术作品的灵魂。

一个作者能如实地把所经、所见、所闻、所感、所想通过象形思维,具体地写出来,就会成为佳作。

我们正可以从三千年前的作者那里,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