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_浅谈怎样提高中职语文教育水平

如何提升中专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使我们尽快从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呆滞的尴尬局面困扰中走出来。

我以为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体现职业中专学生的特点,增强其“适应性”。

在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应当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掌握学生学情的现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设计有效的教学程序,力求使学生的学习是有效的。

中专语文教学的根本是能力教学,包括两个方面能力的提高,一是基础语文能力。

也即语文素质的提升;二是专业能力的提高,即通过语文基础能力的提升,促进专业能力的提高,为以后就业创造机会或条件。

本文就如何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作一番粗浅的探讨。

一、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

中专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职业中专的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

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切忌好高鹜远。

应突出语文基础知识的教学,重点进行字、词、句、文的认、释、读、写,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能力训练和提高,不能把对普通高中生的能力要求套用为对职业中专学生的要求。

中专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

除讲究德育渗透,中专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

兴趣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课堂教学的前提。

教材中学生感兴趣的语言因素,电教媒体等手段,都能提供特定的情景,激起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专学生毕业后将直接融入社会,其口头表达能力是左右着学生就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说比写出更重要、更难,语言表达的教学在中专语文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将传统讲授课演变为“演讲与口才”课进行教学,着重强化演讲思路、演讲语言、演讲艺术、演讲气质及演讲效果的学习和训练,让原本枯燥的语文课成为一股活水。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把一篇难度较大的文章化繁为简,传输给初步具有理性思维的职业中专学生,并非易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做一回真正的主人即学生主讲,教师监督。

学生普遍反映,这种方法既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挖掘了他们的学习潜力。

例如,教学《辨论》一课,我两周前就给班委会布置,让他们围绕校园生活组织一次班级辩论会。

此间,我不作任何指导,全由学生自己筹办。

活动结束后,再引出课文让他们阅读,对照找出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兴致很高,收效很好。

中专语文的课堂现状是:教师在讲台的“孤岛”上挥汗如雨、口吐白沫,而学生或呼呼大睡,或窃窃私语,或聆听音乐(随身听),或偷看闲书等等。

教师埋怨学生难伺候,学生则大发牢骚,说授课味同爵腊。

因此,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尝试快乐教学,借鉴明星和说书人表演来追求课堂活跃的气氛。

既轻松方便又受学生欢迎,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唤起学生听课激情。

例如,我教古典诗词时,就要求学生下载古典诗词歌曲、音乐,课堂交流、学唱。

这样,学生不仅真切地感受到诗词的音乐美,而且在反复吟唱中达到理解和熟记的效果。

在中专语文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识字量不够,句意表达不清,甚至有部分来自农村的学生普通话都不会说。

这种现实决定中专语文教学的重点应在基础语文能力的提高上。

具体而言,要提高基础语文能力,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第一,实施分层教学。

中专学校的学生水平不一,相互间差距较大,这就决定了中专语文教学必然是一种不同层次的教学。

因此,应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同时,在课堂上要具有针对性。

讲课时较浅显的部分请一部分学生积极对答;较深奥的部分则主要由老师讲解。

另外在课外作业的要求上,也不强求一致。

比如讲述文言文单元时,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对学习自觉性较差且语文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只要求解决生字词和背诵名句即可;对中等程度的学生除了上述要求之外,还要求掌握并背诵重点段落;对较高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全文背诵并能够自主翻译全文。

三种作业要求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使他们能各有所思,各有所得。

第二,强调基础字词的教学。

很多语文教师都忽略了这一点,认为基础字词的教学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到了中学或中专应该以对文章和段落的分析、鉴赏为主。

其实不然,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学观念。

实际上,词汇量的积累是提高语文水平的基石。

例如,形容一个人死亡,一般的学生都知道用“过世”、“仙逝”。

但到了“作古”、“圆寂”就已经有学生不理解了,至于“涅磐”、“驾鹤”茫然不知所云的更是比比皆是。

许多在表达中常用的生字词学生都不懂,或者只会读和理解大意而不会写不会用。

词汇量的严重不足,导致学生表情达意只停留于简单的层面,就更谈不上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了。

由此可见,中专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字词积累量的增加,经常对课文生词进行听写和连接表达的训练是必要的,也是有效的。

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素质的必要条件。

第三,精讲多练。

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生的实际水平为依据,以科学的、艺术的教学方法为手段,作要言不繁的适度讲解并作典型而有针对性的适量练习。

如《国际民歌节展示南宁巨变》这篇文章的课堂设计,可先让三个学生分别用一句话、一小段话、一大段话叙述文章的内容。

然后告诉学生新闻文体的写法,用一句话或一个短语,最简洁、最鲜明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标题”;用一小段话,简要地、概括地把所报道内容的梗概,在新闻的开头部分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导语”;用一大段话或几小段话,具体地、翔实地把所报道的内容表示出来,这就是新闻的“主体”。

标题、导语和主体通常是一则新闻所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这样让学生既顺利地接受新闻基础知识,又通读了课文,掌握了课文内容。

接下来趁热打铁,结合学生刚入学的实际,让他们写一则开学典礼的新闻报道,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二、专业能力的提高

这里所说的专业能力,其实并不单纯是指学科专业,还包括有别于课本知识的适应社会的种种能力。

中专语文教学应摆脱应试教育的窠臼,侧重于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提高语文基础素质的同时。

应发挥语文这门学科的特色和作用,力求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能有所裨益。

第一,中专学校的职教特性使得语文教学应注重专业需求,向专业特色倾斜。

中专学生大多重视专业而相对忽略文化课,对此,语文教师可以专业为突破口,巧妙地把语文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语文是一种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进而喜欢并重视语文学科。

如何使语文学科中学习的内容能更紧密地与专业相结合,是中专语文教学研究的一大特色和方向。

这就要求教师事先对所授班级的专业特点进行充分的了解,了解学生即将从事或能从事怎样的工作,工作中将会用到哪一方面的语文能力,而不是茫然地进行完全没有专业特性的大一统教学。

这就要在语文教学中增大此专业学生的业余阅读量,多进行文学作品的品读和鉴赏,增强他们的审美感受力。

同时,通过课堂基本的说话训练,包括朗读课文、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回答问题、讲故事、讲新闻等,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

第二,中专语文教学应提前为学生进入职业状态、适应社会作好准备,提高学生在这方面的专业能力。

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要善于精心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有机会在众人面前表现自己,以此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语文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安排这方面的锻炼活动。

比如让学生做自我介绍,互相交流彼此的印象,放假旅行归来介绍自己的奇遇,读书后谈自己的感想和评价。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适当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这一方面的教育。

如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一课,通过讲授课文,教师可分析邹忌讽谏齐王的说话艺术,让学生体会邹忌委婉劝说的方式;委婉劝说的优点在于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到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

同时,教师可以模拟情景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锻炼。

这样,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建立融洽合作的师生关系,而且与“能力、就业”紧密联系,使学生有兴趣有动力去学。

基础语文能力与专业能力两方面能力的提高对中专学校语文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作为中专语文教师应该拓宽专业面,了解学校各专业的特性和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指导,既把握语文学科的特点,又和专业职业教学相结合,因材施教,上出有中专职业特色的语文课。

这既是学生的要求,也是新时代中专教育的要求。

在中专语文教学中为了实现以上两种能力,可采用创新法教学

1、讨论式

“讨论式”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运用范围十分广泛,其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事先的精设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读《我若为王》时,让学生在没读课文之前,就“奴性现象种种”这一问题进行充分讨论,然后进行适当地点拨,这样不仅节约了时间,而且在学生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讨论中完成了教学目标,训练了学生的口才。

2、启发式

经常听有的语文老师说,学生“启而不发”,其实责任不在于学生,教师倒要反省自己是如何“启”的了。

“启发式”教学的前提是教学内容的适合性、启发质疑的合理性(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否则“启而不发”就不足怪了。

这种方法的特点是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主动求知欲,适宜在富有哲理的散文教学中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经常通过举相近的例子来启发学生,通过举一反三,变抽象为具体,变深奥浅易。

例如教学《<论语<孟子各一章》,在引导学生疏通课文内容、明确课文主旨后,为了拓展学生思维,我这样设问“课文讲的是治国之道,如果联系我们社会人的生活学习工作,你会想到什么?”,结果有学生说出了让我始料不及的话“修身以礼,为人让之”“人无罪他,斯朋友至矣”“尊重别人、对别人负责是为人根本”“善于做好小事,方能成就大事”“爱父母的人,才爱集体,更爱国家”等等还蛮有点哲理的句子来。

3、情景式

创设情景,学生参与表演,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让学生体味学习的快乐。

这种方法在小说、戏剧的教学中十分有效。

例如,我在教“戏剧文学欣赏”这个单元时,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课文或课文片段,用演出代替讲解分析,使课堂教学变严肃为游戏,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

学生自演自评互评,老师只作指导,效果格外明显。

4、质疑式

美国的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问题。

”教会学生自己质疑提问,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激发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

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并让他们通过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多种形式的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总之,在中专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生,运用各种方法(问卷、谈话、作业反馈、课堂观察等等),全面地“吃透”学生的情况,真正从学生的实际需要、能力水平、认知倾向出发设计教学,才能选择最佳策略,设计最有效的教学(讨论、自主、研究、合作、创新、快乐等),积极实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的能力,同时大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应用这样的教学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教学目标才能顺利达成。